- 索 引 號:QZ08121-0100-2023-00007
- 備注/文號:惠衛綜〔2023〕37號
- 發布機構:惠安縣衛生健康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4-28
為切實做好我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提高項目服務質量和效果,現將《惠安縣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惠安縣衛生健康局
2023年4月28日
惠安縣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計劃
各醫療衛生單位:
為切實做好我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提高項目服務質量和效果,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第三
版)》、《泉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泉州財政局關于做好2022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效果監測工作的通知》(泉衛基層函〔2022〕281號)、《泉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泉州市財政局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泉衛基層〔2022〕182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主要任務
繼續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促進城鄉居民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減少和控制健康危險因素,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積極推進新醫改順利實施。目前任務指標按本計劃執行,待市級下發新的年度指標后,重新制定任務指標。
(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以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產婦、兒童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人群等為重點,建立轄區常住人口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檔案主要信息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健康體檢信息、重點人群健康管理記錄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記錄等。具備條件的單位可主要依托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開展服務并逐步取消相應紙質檔案,按照規范、安全、方便、實用等原則,在依法保護個人隱私的前提下,逐步實現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向個人開放查詢,開放率達30%以上。居民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61%以上,檔案使用率達50%以上。核查已建立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信息并及時更新,確保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核查率達50%以上。
(二)健康教育服務。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并定期更新內容健康教育宣傳欄至少設置2個,每個月至少更新1次;每年向轄區居民發放健康教育材料不少于12種;每年播放健康教育音像材料不少于6種;每年組織面向公眾的健康教育咨詢活動不少于9次;每年舉辦健康教育講座不少于12次,以上各項健康教育服務均每年至少有1期中醫藥內容。居民健康相關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
(三)預防接種服務。加大流動人口預防接種力度,定期開展漏種排查、及時補種工作。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并協助調查處理。預防接種建證率達100%,建卡率達100%,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設有預防接種門診并承擔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任務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疫苗接收、入庫、存儲、人員調配和培訓、接種等工作,及時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信息同步上傳到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四)0-6歲兒童健康管理。以《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為依據,切實做好兒童健康管理。及時掌握轄區新生兒信息,提供0-3歲兒童花名冊、體弱兒花名冊、4-6歲入托入園兒童花名冊,掌握兒童六病基本知識。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兒童保健0-3歲以內至少8次,4-6歲每年至少1次。主要內容包括體格檢查、口腔保健、心理預警征篩查、眼部和視力檢查、新生兒疾病篩查陽性患兒的追蹤隨訪和生長發育監測及評價,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喂養、輔食添加、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新生兒訪視率達90%以上,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達85%以上,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
(五)孕產婦健康管理。為轄區孕12+6周孕婦建立《母子健康手冊》,并進行第一次產前檢查,早孕建冊率達90%以上;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后訪視。主要內容包括一般體格檢查、產前檢查及孕期營養、心理等健康指導,做好孕前和孕早期增補葉酸的政策宣傳、藥物發放、隨訪等工作,并做好記錄,了解產后恢復情況并對產后常見問題進行指導,產后訪視率達90%以上。
(六)老年人健康管理。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72%以上。
(七)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加強《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和《國家基層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等知識的學習,切實提升慢病規范管理質量。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并根據病情進行分類干預、轉診。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服務率達75%以上,管理人群血壓控制率達45%以上;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每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服務率達75%以上,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達45%以上。
(八)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對轄區發現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登記,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對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對基本穩定和不穩定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在每年4次隨訪的基礎上按要求增加隨訪次數,并做好危險性評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在冊管理率達85%以上,規范管理率達80%以上。
(九)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對轄區內肺結核病可疑者及診斷明確的患者(包括耐多藥患者)及時篩查和推介轉診,配合縣疾控中心、縣醫院做好患者隨訪管理和督導服藥,記錄隨訪評估,報告發現的結核病患者(包括耐多藥患者)管理率達90%以上。
(十)中醫藥健康管理。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優勢和作用,積極推進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開展65歲及以上老年人和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確保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達70%以上,0-3歲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目標人群覆蓋率達77%以上。
(十一)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及時發現、登記并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傳染病現場疫點處理。協助開展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排查、收集和提供風險信息,參與風險評估和應急預案制(修)訂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登記、報告與處理。傳染病疫情報告率達95%以上,傳染病疫情報告及時率達10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率達95%以上。
(十二)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和省衛生計生委下發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規范》全面開展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加強與縣衛生健康綜合執法大隊的配合、協作,認真開展巡查、信息收集和報告等工作,提高開展衛生監督協管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指標要求按《福建省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考核標準(試行)》(閩衛辦監督〔2014〕25號)執行。
(十三)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免費提供避孕藥具項目所需藥具由省級統一采購,縣婦幼保健院負責藥具的存儲、調撥及相關工作。
(十四)健康素養促進行動。根據上級要求開展相關工作,居民健康素養相關知識知曉率達75%以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5%以上。
(十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繼續鞏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成果,在保證服務質量基礎上,穩步擴大簽約服務覆蓋面。把工作重點向提質增效轉變,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不斷提高居民對簽約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一般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40%以上,重點人群簽約率達70%以上。
(十六)新劃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67號),2019年起將原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項目中的婦幼衛生、老年健康服務、醫養結合、衛生應急、孕前檢查等內容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于新劃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按項目單列,分別明確資金和任務,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提供的工作規范和績效評價指標組織實施,保持項目原有管理責任主體、實施主體、服務模式、資金用途、資金撥付對象和渠道等不變,具體工作部署待上級另行通知,各單位要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二、主要措施
(一)提高認識,明確職責。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所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的主體,是落實項目的直接責任單位,單位一把手為主要責任人,負責項目工作的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按職責分工與轄區內村衛生所簽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目標責任書,并指導督促其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
(二)落實經費,規范管理。各單位要加強財務人員業務培訓,根據《惠安縣衛生健康局 惠安縣財政局 惠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的通知》(惠衛綜〔2020〕32號)要求,完善資金管理制度,規范使用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補助資金。同時,要加強村級資金撥付及使用進度,在收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一個月內,按照村衛生所承擔任務的70%預撥相應資金,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嚴格績效獎懲,激發基層人員工作積極性。
(三)規范服務,落實指標。項目實施單位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好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工作流程和工作職責,并組織實施。要對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第三版)》的具體要求,全面完成2023年的任務指標(具體任務指標見附件)。
(四)做好統計,及時上報。項目信息管理及統計報表工作貫穿于項目工作的全過程,直接關系到項目工作的進展、落實和經費的核撥,各單位必須高度重視,確定有責任心和能力的人員擔任,按要求做好項目信息管理及相關報表統計,并及時上報。
附件:1.2023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主要目標任務
2.惠安縣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部分人群建檔任務數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